你好!欢迎来到我的网站
特许经营律师网
特许经营备案
自参加法律工作以来,已累计为数十家企业和个人提供过诉讼和非诉类法律服务,服务客户涵盖生产类、贸易类、咨询及教育培训类、餐饮类、投资管理类(含私募基金管理)、金融借贷类、软件开发类、游戏动漫设计类等多个类型,取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。
FRANCHISE RECORD
特许经营律师|深圳地区企业商业特许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指引
来源: | 作者:李浩 | 发布时间: 2025-05-13 | 45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商业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,在深圳地区被广泛应用。然而,由于特许经营法律关系复杂,涉及主体多元,企业在实践中常因合规意识不足引发法律纠纷。李浩律师从司法机关判例及行政机关处罚案例出发,结合深圳地区监管特点,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指引。

 

一、严格履行备案登记义务

根据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》第八条,特许人应在首次订立合同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。深圳某知名餐饮企业曾因未备案开展加盟活动,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0万元罚款并责令整改。值得注意的是,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通过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机制加强备案核查,企业应主动登录“商业特许经营信息管理系统”完成备案,并定期更新经营资源、加盟店分布等信息,避免因形式瑕疵导致行政处罚。

二、信息披露需全面准确

深圳法院在2021年审理的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中,某教育培训机构因未披露其商标权属争议、三年内涉诉情况,被认定构成欺诈,判决全额返还加盟费并赔偿损失。企业应参照《条例》第二十二条制定标准化披露文件,重点包括:

1. 商标、专利等知识产权权利证书及有效期

2. 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

3. 现有加盟商数量及区域分布

4. 近五年涉诉及行政处罚记录

5. 深圳地区司法实践特别关注“持续披露义务”,若特许期间出现重大经营变化(如核心商标失效),需及时补充披露。

三、合同条款设计规范

深圳某零售企业因合同约定“加盟商不得质疑特许经营资源有效性”的格式条款,被法院认定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而无效。建议合同应明确:

•授权范围:使用期限、地域限制、续约条件

•费用结构:加盟费、保证金、管理费的计算标准

•退出机制:合同解除条件、设备回收条款

•竞业禁止:合理限定期限(建议不超过2年)及补偿标准

深圳仲裁委员会2022年典型案例显示,未约定“冷静期”条款的特许人,在加盟商开业前单方解约纠纷中可能承担更高比例的违约责任。

四、经营模式合规性审查

深圳市场监管部门2023年专项治理中,某美容连锁品牌因要求加盟商强制购买指定厂家设备,被认定为“变相收取财物”处以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。企业需注意:

1. 货源限制:不得以“保证质量”为由强制采购指定商品,除非能证明具有不可替代性

2. 广告宣传:加盟招商广告中避免出现“稳赚不赔”“零风险”等承诺性用语

3. 数据合规:收集加盟商经营数据应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

五、纠纷预防与处置策略

深圳地区特许经营纠纷多集中于“隐瞒重大信息”“经营资源瑕疵”两类。建议企业:

1. 建立加盟商资质审查制度,留存意向沟通记录

2. 定期开展合规培训,制作《加盟商操作手册》等书面材料

3. 优先约定深圳国际仲裁院作为争议解决机构,利用其专业商事仲裁优势

4. 涉及群体性纠纷时,主动向深圳市商务局报备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

结语

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,对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管呈现“标准高、执法严、维权易”的特点。企业应建立涵盖合同管理、信息披露、投诉处理的全流程风控体系,必要时引入专业律师开展合规体检,实现商业拓展与法律安全的平衡。